close

晴晴最近迷上「廚房裡的小科學家」一系列介紹在廚房裡就可以進行的科學實驗,她從學校圖書館借回來好幾次,百看不膩。書中的實驗多以提問的方式作為起頭,先預測可能的結果,再揭曉答案,然後提供實驗方法供孩子們動手做。這次我們依照「廚房裡的小科學家 2 點心時間的 52 道歡樂實驗」中「砂糖的點心實驗—將蛋黃倒入砂糖中,1 小時後會有什麼結果?」做了含羞草糖蛋。

實驗方法很簡單...

  1. 在一淺盤裡加進砂糖,佈滿盤子底部,以手指在砂糖中戳出一個個淺淺的凹洞,注意不要戳到盤子底部。
  2. 將一顆蛋的蛋黃與蛋白分開,把蛋黃攪散,用小湯匙將蛋黃液加進砂糖中的凹洞。
  3. 靜置 1 小時後,等蛋黃凝固,就可以用湯匙把含羞草糖蛋舀出來吃囉!

含羞草糖蛋是利用蛋黃的水分被砂糖吸收而變硬的原理來製作,蛋黃變硬的原因跟煮熟不一樣,主要是因為水分減少,而使蛋黃中的蛋白質濃縮了。我搜尋了其他食譜,發現這種 cured egg yolk 多是整顆蛋黃放進適當比例的糖和鹽中,冰在冰箱一段時間後,把變硬的蛋黃像乳酪一樣磨碎,當調味料使用。Jane Levi on food 把 cured egg yolk 的製作和變化的 30 天過程詳細記錄,非常有趣!

arrow
arrow

    centuria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