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期:July 26, 2006
行程:總督宮 (Palazzo Ducale)


麗都島回來,正值燥熱的午後,聖馬可廣場上滿坑滿谷的人潮,只讓人更接近中暑邊緣。我們躲進陰涼的總督宮 (Palazzo Ducale),掉進時光的隧道...


等會兒我們就要走進這連接總督宮與監獄的嘆息橋 (Ponte dei Sospiri)


嘆息橋下小小的河面上擠滿了承載遊客的鳳尾船


聖馬可廣場上人山人海,後方的建築物就是總督宮。

總督宮,又名公爵府或道奇宮,是共和國時代總督的宅邸及辦公所在,可說是政治的中樞。總督宮原本是碉堡形式的建築,在 1309 至 1424 年間改建為現在的哥德式外觀,拱廊相連的迴廊為其最醒目的特徵。總督宮目前的樣貌,是在 1574 年的一場大火之後修復重建而成。


河水淹進總督宮一角

總督宮的門票包含在聖馬可廣場博物館通行證 (I Musei di Piazza San Marco) 中,除了總督宮外,還可以參觀聖馬可廣場上的其他博物館,包括柯瑞爾博物館 (Museo Correr)、國家考古博物館 (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和聖馬可國家圖書館的紀念館 (Sale Monumentali della Biblioteca Nazionale Marciana),票價為 12 Euro。


聖馬可廣場博物館通行證 (12 Euro)

由南端的糧食門 (Porta del Frumento) 進入總督宮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廣大的中庭。中庭中央兩個巨大的青銅鑄造水井 (vere di pozzo),建於十六世紀中,是過去總督宮的主要水源。中庭北端與聖馬可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Marco) 相連,曾是總督的禮拜堂,上有時鐘的大理石立面建於 1615 年。

緊連時鐘大理石立面的建築物是總督 Francesco Foscari (1423-1457) 所建的凱旋門 (Arco Foscari),從側面可以看到由紅色和白色大理石所組成的華麗拱門構造。穿過拱門,即可抵達總督宮的其中一個出口─紙門 (Porta della Carta),現在是遊客參觀路線的終點,出了紙門就能回到聖馬可廣場。而在 Francesco Foscari 凱旋門的另一側,則是從前總督官邸入口的巨人階梯 (Scala dei Giganti)。


總督宮中庭有兩個青銅水井,北端與聖馬可大教堂相連。


總督 Francesco Foscari 所建的凱旋門,正面看起來像是一棟房子,但其實是個華麗的拱門建築。


Francesco Foscari 凱旋門側面的拱門構造

沿著總督宮的參觀路線,我們首先登上中庭東側的檢察官階梯 (Scala dei Censori),來到一樓的涼廊,這裡是從前政府機關的辦公單位。涼廊上有數個人頭或獅頭造型的告密口 (bocche di leone),在十六世紀時是用來接受民眾的匿名告發信件。


告密口。在牆壁的另一側有接收信件的木箱,由所屬的政府單位處理民眾投訴。

接下來我們登上赫赫有名的黃金階梯 (Scala d’Oro)。由雕刻家與建築師 Jacopo Sansovino 所設計的黃金階梯,果然是金光閃閃,天花板和牆面上裝飾了繁複精緻的雕刻作品、壁畫和雕像,令人嘆為觀止。


黃金階梯的天花板


黃金階梯天花板上繁複的雕飾


黃金階梯用的是 24K 的純金金箔,是真正的黃金呢!


黃金階梯入口處左側的雕像─大力士海格力斯剷除蛇怪


黃金階梯入口處右側的雕像─巨人扛地球

總督宮的二樓 (樓層標示為一樓) 有一部份是總督與家人的私人廳房 (Appartamento del Doge),作為總督接待賓客與生活起居的空間。其中有幾個房間是以歷代總督的姓氏命名,天花板還以總督家族的家徽作為裝飾,宣示意味濃厚。各廳室牆上掛著許多豪華的威尼斯派繪畫,大多禁止拍照,但由於標示不清,遊客又多,鎂光燈抓不勝抓,管理員簡直是疲於奔命!


總督宅邸內各處都有色彩鮮豔的油畫

Grimani 廳 (Sala Grimani) 牆上掛著兩幅「聖馬可之獅」的巨型油畫,這個有翅膀的飛獅為威尼斯守護神聖馬可的標誌,也象徵威尼斯的獨立主權。飛獅的腳同時踩在陸地與海面,代表威尼斯的海陸霸權,不論在海上或陸地上皆處於領導地位。


Grimani 廳天花板裝飾著 Grimani 總督家族的家徽。Grimani 家族勢力龐大,成員中有三位曾擔任總督職位。


Grimani 廳的「聖馬可之獅」(Il leone andante di San Marco),為畫家 Vittore Carpaccio (1460-1525/1526) 的作品。

參觀完總督的起居室,我們再度登上黃金階梯,來到總督宮的三樓 (樓層標示為二樓)。這裡和二樓總督官邸以外的區域,有大大小小的會議廳,有的是參議院議員的議事場所,有的則是司法單位作重要判決的法庭。依據不同功能,各會議廳的裝飾各異,以彰顯參與會議的人士,以及國家的權力。


面積不大卻裝飾華麗的委員會廳 (Sala del Collegio),收藏許多珍貴畫作,包括手法主義派 (Mannerist) 畫家 Paolo Veronese (1528 -1588) 的作品。

看完三樓的各個會議廳後,我們由羅盤廳 (Sala della Bussola) 進入兵器室 (L’Armeria)。兵器室收藏了總督宮守衛所使用的兵器與軍備,包含盔甲、刺刀、弓箭等,最古老的可追溯至十四世紀。此外,這裡也收藏了戰爭時從敵方掠奪而來的兵器,以及嚴刑銬打犯人時所使用的工具等。

如果你跟我們一樣對兵器沒有太大興趣,望向窗外,就能享受截然不同的景色...


總督宮的兵器室居高臨下,可遠望聖喬治馬喬雷島 (San Giorgio Maggiore)。


聖馬可廣場前的港口與絡繹不絕的船隻

離開兵器室後,我們回到二樓,繼續參觀中世紀威尼斯政府的會議廳與議事場所,其中大會議廳 (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 是總督宮最大,也是最莊嚴堂皇的一個議事廳,展示著歷代總督的肖像。大會議廳的牆上設有木製座椅,我們在這裡稍事休憩,同時欣賞天花板上的優美壁畫。

緊接著,就要進入總督宮參觀行程的高潮!我們由審判犯人的法庭 (Sala della Quarantia Criminal) 通過嘆息橋,前往彼端的新監獄 (Le Prigioni Nuove)。據說即將入獄的刑犯,就是在嘆息橋上,留下繁華人世的最後一瞥。嘆息橋雖然是犯人通往監獄的走道,卻有一個很浪漫的傳說─情侶若是在日落時,於嘆息橋下接吻,就能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由嘆息橋眺望橋外景色


遊客走在橋上的心情,與幾百年前的犯人有天壤之別。


嘆息橋下遊客絡繹不決,橋上也是!

除了貴為威尼斯總督的官邸,以及政府機關的辦公地點,總督宮也兼具監獄的功能。監獄原本設置在總督宮的地下室,為了擴大空間,並改善其環境與品質,威尼斯政府於十六世紀中在總督宮外建造了這座新監獄,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以監禁犯人為目的的獨立建築物之一。

監獄內大部分的區域都很幽暗,厚實高聳的牆壁,以及粗鐵條交錯而成的鐵窗,想逃出這裡,恐怕是難上加難,也難怪犯人們要在嘆息橋上嘆息了...


新監獄內一景

嘆息橋內有兩條通道,我們通往監獄和離開監獄時走的是不同的通道,離開時走的是嘆息橋面對港口的一側,也就是遊客最常拍照留影的那一側...


為了一睹嘆息橋,前方的小橋上經常聚集許多遊客。
(這張照片是透過橋上的小洞拍攝的,從橋內往外望應該像這樣,所以外面的遊客其實看不到橋上的人。)

集繁華、榮耀、權貴與罪惡於一身的總督宮,見證了威尼斯的光榮興盛,也看盡了人類的脆弱、貪婪與罪惡。隨著時間的洪流而沒落,總督宮不再是政治權力的中心,但留下的遺蹟,卻有數不清的故事,供後人省思與玩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enturia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